陕西省为了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制定了一套详尽的法规,旨在实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陕西省循环经济促进条例》第一条明确,其立法目标是通过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的社会。
年1月1日起施行的循环经济促进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政府在对待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上走在世界先进之列的重要标志。2009年5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国有资产法,标志着我国对企业国资管理有了最高层级法律的刚性约束与规范。
《循环经济促进法》在2009年1月1日正式施行,标志循环经济发展步入法制化轨道。循环经济的核心是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理念是物尽其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目的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统计指标是资源生产率。简单说,循环经济是从资源利用效率的角度评价经济发展的资源成本。
陕西省循环经济促进条例第二章规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以推动本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首先,第十二条强调县级以上发展和改革部门需与环保等部门合作,编制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包括发展目标、重点行业、任务、空间布局等,同时设定资源产出率、废物再利用等关键指标,并经政府批准后执行。
1、【答案】:A 2022020版教材P210 / 2019版教材P209 2008年8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定,发展循环经济应当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按照减量化优先的原则实施。
2、【答案】:B 《循环经济促进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国家鼓励利用无毒无害的固体废物生产建筑材料,鼓励使用散装水泥,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禁止损毁耕地烧砖。在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期限和区域内,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粘土砖。
3、【答案】:D 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定,本法所称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减量化,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
从1990年起就致力于我国资源综合利用立法理论及相关政策研究,长期作为国家发改委、原国家计委、原国家经贸委等部委立法专家,主持或参与我国资源综合利用立法及政策的研究起草工作。负责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综合利用法》(讨论稿)在1996年8月曾由国家计委正式报国务院审核。
1、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循环经济发展工作。
2、《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旨在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该法定义了循环经济为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
3、【答案】:A 2022020版教材P210 / 2019版教材P209 2008年8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定,发展循环经济应当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按照减量化优先的原则实施。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推进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这部法律于2008年8月29日在中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获得通过,标志着我国在循环经济领域的立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5、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废弃资源综合利用,并出台了多项政策以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具体政策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该法律规定了推动废物资源化利用、减量化处理和无害化处理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措施。政府鼓励和支持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同时对相关产业提供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
1、朱柏铭:1964年生,浙江上虞人。分别在杭州大学、厦门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和硕士学位。现任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人社部干培师资库专家、教育部高校网培中心特聘教授、浙江省高校财政金融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财政学会常务理事。
2、浙江大学,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是一所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近期,浙江大学的五位教授在考古领域进行了授课,为学生提供了深入浅出、生动详尽的学术指导。
3、郑树: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肿瘤学研究所所长。柴之芳: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药物化学研究所所长。姚纳新: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所长。
4、对自己抱有一定的信心 对于三本毕业生来说,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要懂得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让自己能够用一个良好的心态去备战考研,拥有一个好的心态也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